第五百八十七章 及時平叛
而斬馬刀則是在韓德衝的建議下,劉琦最近研製出來的。
刀身雖然不長,但是有個向外延伸的弧度,可以角度非常自由的勾人,砍馬蹄,即使是戰場上兩馬交錯而過,這斬馬刀依然能夠傷到人。
韓德衝上次在鬱林城和舊軍軍官起衝突時,用的就是這種斬馬刀,那時還是試用階段。
事實證明,非常的好用。
新軍前排都是刀盾手,中排就是長矛手,長矛都是一丈二尺長,由於使用了劉琦發明的新型材料,不但槍杆平滑不彎曲,重量還輕便了很多。
不壓手,軍士們掄起來非常合適。長達丈二也能夠自由刺出。而不怎麼耗費體力。
最後排還是弓箭手,不過也夠配備短刀等武器防身,即便近身,也不至於吃大虧。
兩軍接近交戰,刀盾手如果占不到便宜,立刻就持盾後退。
而中排的長矛手就立刻搶上,將長矛勇力刺出,輕而易舉就將正和刀盾手纏鬥的敵人刺翻。
如果一個地方鬱林軍過多,就是刀盾手就掩護著長矛手撤退,他們身後,弓箭手立刻出現,彎弓搭箭將前來追殺的敵人射翻。
這個戰法本來就非常先進,加上新軍軍器完全碾壓,以及體力,戰術上的優勢,很快,四千鬱林軍就被殺的大敗虧輸。
前邊被弓箭收割了一圈,現在又被新軍的複合兵種大作戰聯合收割可了一波。
半個時辰下來,鬱林已經是折損過半。
反觀韓德衝的新軍,由於防禦有效,軍器碾壓,戰法得當,就連新兵們的體力和配合,都完全碾壓對方。
所以幾乎是沒有傷亡,隻有一些盾牌兵受了些輕傷。
打到後來,孫康見勢不妙,拚了命的帶著自己的衛隊往外衝。
韓德衝見他衝的太拚命,倒不是怕攔不下他,隻是不想出現沒必要的傷亡,反正這家夥也逃不了,就示意留個缺口讓他出去。
孫康於是帶著千把人的隊伍,翻身殺了回去,逃到陣外,紛紛上馬,向鬱林城逃去。
而其他還剩下的千八的鬱林軍,就完全徹底的陷入了重圍中,苦戰。
對於這些叛軍,韓德衝覺得是能殺就殺,能不留就不留。
因為今天他能判荊州,明天誰知道還會不會有第二次。
如果真的再次投降,留下來,可能下次危難時刻就會趁機報複你。
既然你有了第一次的錯誤選擇,就不免還會有第二次。
韓德衝是寧願死在前線敵人的手裏,也不願委屈窩囊的死在自己人手裏。
從馬賊時代,韓德衝就明白了,反複無常的人最好不要做戰友。因為自己不放心把後背交給他。
如果主公劉琦額外開恩,將來倒黴的可能就是自己。
所以最好的辦法,就是現在把他們都殺光。
韓德衝給羅恒和李源使個眼色,兩個人都明白,大聲命令新軍們,毫不手軟,殺個不停。
很快,鬱林軍死的越來越多,活的越來越少,即使有些人想要投降,話還沒說完,就被羅恒等人,開弓放箭射死。
又殺了小半個時辰,鬱林軍終於全軍覆滅。
整個大營四周,血淋淋的滿地屍體,足有接近三千人的鬱林叛軍,全數被斬殺於此地。
韓德衝這才舒了口氣,接下來就看常威的了,他如果幹得好,就是和自己一樣的大功。
和常威說話的時候,覺得這個人有想法,不糊塗,加上自己交代了羅恒,把一個好辦法告訴了常威,因該問題不大吧。
韓德衝命人打掃戰場,清點死屍,然後命人挖坑埋掉。
而另一邊,孫康帶領的一千人的殘軍,正在逃回鬱林。
孫康帶兵走了之後,鬱林城繼續關閉城門,孫康留下的守將,是自己的小舅子李亢。
李亢送走了人,安排人值宿,自己就去睡了,孫康留下的一千人馬,也都基本上就在軍營裏睡了。
沒想到過了不大一會,城下又來了一支人馬。
守城軍士一問,說是孫康將軍派回來的,聽說常威沒有回蒼梧,而是和韓德衝合兵,要來攻打鬱林,所以特意派他們回來幫忙守城。
守城的軍士想要去叫醒李亢通報一聲,卻立刻被人阻止。
“李將軍那個脾氣,你還是算了吧,人家說的頭頭是道,又是回來幫咱們守城的,你還等個什麼,落閘開門放人啊。”
於是守城軍士開了城門,放那隻人馬進城。
沒想到這拔人正是從城關鎮換防的常威,和他的手下。
常威也是一名稱職的武將,所以肯定也和孫康不對付。
換防之後,他又被羅恒飛馬截住,憑他對孫康和韓德衝的了解。常威敏銳的感覺到,羅恒說的應該是真的。
所以就配合羅恒,連夜帶兵趕回了鬱林,本來他還擔心能不能進得了城。
可是羅恒分手時教了他一招,說是韓將軍的主意,常威一聽就覺得可以。
於是就有了剛才的一幕。
羅恒已進入鬱林城,立刻就派人把前後兩個城門的守軍都拿下,換了自己人,然後又來到那一千鬱林軍睡覺的軍營,在不知不覺中把他們也全都拿下。
通過審訊軍士的口供,常威知道韓德衝這次是立下了大功,而自己也賭對了,看來已成功名富貴是少補了啦。
控製了鬱林城,按照羅恒的說法,這事兒還不算完,常威又繼續安排人手,做了一番功課。
果然,過不了一會兒,狼狽的孫康帶著一千人回來了。
他也顧不上看守城的人,就喊著開門。
城裏立刻有人開了門。
孫康帶著殘兵敗將逃進了城裏,意味這下終於安全了。
沒想到,身邊無意間走過幾個人,忽然一下子就把他擒住了,接著用他來威脅眾人,把他身邊的人全都捆了起來。
孫康知道這下壞了。
果然,常威就用韓德衝教的這個法子,慢慢的就把所有孫康帶回來的敗兵全都控製住了。
然後不一會兒,韓德衝也帶著人馬趕到了。
兩個人見麵,互相佩服,惺惺相惜的擁抱握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