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78章:人才匱乏,眾人辦法

第2178章:人才匱乏,眾人辦法

“西北三路情況複雜。”

“有金人任命的官吏留下來的,也有之前黨項東進之後,任命的官員留下來的,還有我們占據河南之後,朝廷派遣的官員。”

“這些官員良莠不齊,心思也未必盡皆在我們這邊兒,所以恐怕要調換一大半才行。否則,屆時除了亂子反而不好。”

“如此一來,我們會缺很多各級別官吏。”

“這人才短時間內,我們很難完善,所以你們都有什麼辦法,群策群力。”

眾人盡皆點了點頭,占據一個地方和統治一個地方不一樣。

如果僅僅是占據,那派兵攻打,之後該搶了搶該拿了拿,剩下一地雞毛也無所謂,可既然要統治,就需要派遣合適的官員前往。這三路之地州府級別二十餘、縣、監之類數十,更不要說一應各級別屬官,至少也要幾百人才夠。

片刻的沉默後,陸風先行開口,“王上,屬下可以調派部分人手,暫時充任中低級官吏。”

沈堂頷首,暗夜閣人員龐大,而且吸納的各方麵人才也不少,想要選出能執掌一州之地的不多,可是作為中下級小官、吏員卻是足夠了。

向梁與虞允文也說到,“大人,實際上我們有不少同年、同鄉都來信問詢狀況,若是大人允許我們透露一些消息,想必會有不少人前來。”

“如此極好。”沈堂應道,能夠與向梁和虞允文是同年並通信的,再不濟也能夠做一主官。

“王上。”蔣芾想了想,隨後雙眼放光,“如今在臨安,可是有諸多不得誌的官員,大人也知曉,那趙伯玖繼承皇位以後,大肆任用江南士族,可原來的官員對於臨安之變根本沒有準備,現在這些人不得重用,甚至遭到江南士族打壓和排擠。”

“若是王上允許,那屬下隻需寫信過去,定然能有諸多人前來投靠。”

沈堂同樣讚許的點點頭,“這一點我自然是明白,不過,招攬臨安官吏自然可行,但是蔣大人卻需要篩選把控一下,當年的朝廷,便是陛下的時候也多有不足,上下官吏貪腐、怠政者數不勝數,這些人如果招攬過來,反而會給咱們添亂子。所以,蔣大人需要思量一二,品行、能力,甚至是行事方式是否能夠與我們配合。”

“若妥當自然是好,若是不行,本王寧可不要。”

“王上放心,屬下定然好好思量,召集能夠對王上忠心,並且清正、勤政之人前來,若是疏漏了,任憑王上治罪。”

“要知道,臨安心向王上之人可是不少,比如這幾年科考,尤其是那些出自成都府、潭州一帶的學子,幾乎盡皆以大人為仰望,隻不過他們品階不高,想要貿然前來也自然心中不安,可隻要大人一句話,他們怕是要蜂擁而來。”

“好,那此事就交托給你們了。你們先簡單擬定名錄,之後再商議一番,若是可行,便進行招攬。”

“我們堅持三五年,待到天下大定,也就沒有這些憂慮了。”

蔣芾用力的點了點頭,心中已經開始盤算,該怎麼對前老板挖牆腳!這一進一出,自己一方勢力大增,對方勢力大減,絕對是大功一件。

包括之前主和派的許多人,實際上除了那些主幹力量,其他的有許多也心有誌向,挑選一些能夠用的人前來並不難。

至於趙伯玖會怎麼想……蔣芾表示與我何幹?你不要想我、更不要聯係,我怕我家王上會誤會。

這一次,沈堂遲疑了很久,這才緩緩說道,“本王想要在我們的轄地之內,清丈土地、點查人丁,不知道你們以為如何?”

此言一出,眾人神色大變。

有驚喜的、有擔憂的、也有抗拒的。

不過,沈堂並不覺得奇怪,實際上,即便是他,要不要這樣做,都很是遲疑。

清丈土地、清查人口,這動的是所有士族的利益,而且還是從根子上去動,一個不好便是天下皆反的局麵。

至少,這些士族絕對不會跟沈堂站在一邊兒。

雖說這天底下最多的是底層百姓,但是,士族這個階層卻依舊是主體存在。或者,從某個角度來說,所謂的皇帝,也不過是所有的士族認可並推選出來的。如果站在所有士族的對立麵,可謂是阻力重重。

幾人一片沉默,他們知道沈堂這樣做的深意,可是更明白這樣做帶來的巨大危害。隻是,既然沈堂這樣說了,自然是有了這個念頭,所以,他們不知道怎樣反對。

終於,陸風還是開口了,“王上,臣下以為,此事不妥。”

向梁幾人瞬間鬆了口氣,雖然他們與沈堂的關係極為親近,可顯而易見,陸風才是沈堂真正的親信,這樣的話也隻能他來說才更為合適。

麵對沈堂的視線,陸風說到,“王上之意,臣下自然能明白,可現在時機不到。”

“如今王上雖然已經據大勢,可這天下終歸未曾定鼎,有著太多變數。現如今,當以逐鹿天下為先,不管是百姓還是士族,都是大人爭取的對象,隻有天下盡皆擁護,王上據中原才會更為順利。現在樹敵並非是好事。”

“王上如果想這樣做,大可以待到平定天下、民心歸附的時候再說。”

沈堂心中一歎,陸風的話讓他知道,這個想法的確是太過突兀,也太過激進了。

或許,也是自己一直以來走的太順利的緣故。如陸風所說,現在樹敵實屬不智之舉。需要做的事情很多,想要施行的政策也很多,但是卻要有先後。至少目前來說,先鼎定天下才是最重要的,如果不能做到這一點,其他的做的再好也沒有任何意義。

一個失敗者,連心憂百姓的資格都沒有。

沈堂鄭重的點了點頭,“好,那此事便不再提了。”

“本王與你們盡皆相識多年,也是多年的老友,所以,但凡本王有過錯之處,你們無須顧忌,隨時可對本王講述。本王也是凡人,焉能不會犯錯?而且,本王不敢說聖賢,可好歹也知道兼聽則明的道理,你我盡皆一心,才能讓這天下太平。”

眾人聞言,盡皆鄭重行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