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99章:陸風之言,手中力量

第1999章:陸風之言,手中力量

雖然口中說的是恭王,可沈堂心中想的,卻是那位李鳳娘,畢竟,以趙惇的智商,恐怕也想不出什麼法子和計謀,而且,這恭王府內外可都是這位李鳳娘當家。

這位望夫成龍的女人,為了那個位置,可是什麼都做得出來。

好在,因為他的到來,許多事情已經改變了,趙愭沒有早死,甚至現在還有了身孕,並且,現在也逐漸坐穩了太子之位,趙惇想要將位置搶過去,可是並不容易。

即便是趙昚對於這個二兒子極為喜歡,但是,有些事情並非喜歡就能夠依照自己喜好去做,更何況是涉及到皇位的傳承。而且,現在可是與其他時候不一樣,趙昚的皇位本就是趙構給的,現在趙昚將這個位置傳給自己的兒子也沒什麼可質疑的,但是,也正因為如此,所以,趙昚更要保證這個位置的正統性和發理性。

除非是那位太子犯下大錯被廢了,否則的話,長幼有序,哪怕他再喜歡趙惇,也不可能讓趙惇成為太子。

“此事不必太過擔憂,現在太子地位穩固,而且太子妃也懷有身孕,恭王的手中沒什麼牌可以打。”沈堂淡淡的說到。

陸風點點頭,“大人所言極是,不過,屬下看這位恭王的手段卻是不拘小節,說不定……說不定……”

“你是說,他會對太子出手?”

“大人,這種事情未必不可能。”

“本公自然是知曉,不過,那座東宮之中,我們不適合插手進去,而且,現在因為太子妃有了身孕,使得內外防守嚴密,恭王即便是想要耍什麼手段也不容易。”

陸風應了一聲,想了想這才說到,“大人,前幾日,程玉虎傳來消息。”

沈堂一樂,“玉虎在日本國現在如何?”

“程將軍麾下有本部精銳,自然是毫無妨礙,而且,按照之前大人的布置,暗夜閣、邵家少爺的商隊,已經在日本國紮根下來,咱們的這些人有程將軍明裏暗裏支持,現在大多站穩了腳跟,用不了幾年,就能夠晉升高位,屆時,這日本國要如何,也隻是大人一句話而已。”

說到這裏,陸風停頓片刻,他抬頭看了看沈堂,而後小心說到,“到時候,大人若是願意,哪怕是廢了他們的皇帝,大人執掌整個國度也是易如反掌。”

陸風的話讓沈堂一怔,不過倒是也並不意外,有些事情,隨著他麾下勢力的膨脹和壯大,是無可避免的。

而且,每個人都有欲望,隻不過這個欲望不一樣。

普通的百姓,欲望可能是一碗肉,一名學子,欲望可能是金榜題名,可是當身份和地位都達到頂端的時候,難道就沒有欲望了麼?自然並非如此,隻是他的欲望,已經是不能講出來,甚至不能表現出來的了。

現在沈堂麾下,手中所掌控的大宋兵馬隻是表麵上的力量,而且,這些力量,哪怕是嫡係也並非完全可以信任。

有朝廷命令的征伐和造反,這是兩碼事。

不過,除了這些力量外,還有著沈堂私人的力量。

比如說暗夜閣,現在的暗夜閣和開始的大貓小貓兩三隻不一樣,整個上下體係,如果不查一查,即便是沈堂自己也不知道有多少人,而且,這些人中,有販夫走卒、高官富商,整個大宋不用說,所有州府縣郡盡皆有暗夜閣的人手,而周圍各國之中,暗夜閣的探子也不在少數。

毫不誇張的說,現在沈堂想要知道一個什麼消息,涉及到其他國度的話,哪怕比皇城司還要更勝三分。

尤其是現在沈堂的地位越來越高,暗夜閣的發展也愈加龐大,現如今,暗夜閣已經成了一個龐大的網絡,這樣一個龐然大物若是凸顯出來,絕對能夠震驚所有人。

另一個不可或缺的,便是有財手中掌握的商隊。

盡管這個時代講究的是士農工商,可是不管是朝廷也好、個人也罷,誰也逃不過銀錢這件事兒。

朝廷發工資需要錢,養兵馬需要錢,打仗更需要錢,別提什麼忠心不忠心,死忠的不是沒有,可是大部分的人還是為了錢。

上至將相大夫,下至普通兵丁,朝廷讓他們餓著肚子靠著忠心幹活兒,你看看還能剩下幾個?

沈堂麾下的力量同樣是如此,其他的不說,僅是騰武和程玉虎二人麾下的兩萬多兵馬,每日的花銷就是一個天文數字,盡管他們自身也有一些收入,可是想要自身運轉起來,幾乎不可能。

商隊賺取來的銀錢,很大一部分都投入到兵馬上。

除了這兩支力量以外,還有幾支隱秘的力量,比如沈堂親自掌控的牽製暗夜閣的消息渠道,雖然沒有暗夜閣龐大,可是卻更為精銳。

包括背嵬軍。

很早之前,背嵬軍這支兵馬就被沈堂刻意隱藏起來。

首先是因為這支兵馬的戰力,若是用好了,雖然隻有不足千人,但是絕對能夠發揮出十倍以上的力量,這是一支殺手鐧,隱藏起來能起到的作用和威懾更大,若是一直顯現在眾人麵前,不僅太過耀眼,也容易被人針對。

其次,背嵬軍代表的意義不一樣。

尤其是在軍中,背嵬軍不僅代表著當年的嶽武穆,也代表著無敵甚至是信仰,有這支兵馬在手,真的需要謀劃什麼事情,沈堂有著極大的操控性。

正是因為沈堂手中有著如此龐大的力量,所以必然會使得他麾下的一些人,也必然會產生更多的想法。

而最為直接的,便是從龍之功。

這種事情,曆來不少見,有成功的也有失敗的,不過隻要人還有思想,就不會斷絕。想當初,趙匡胤黃袍加身的時候,絕不僅僅是他一個人的想法,甚至於,他麾下眾將的想法比他更為激進。

包括唐朝的安史之亂,也許一開始安祿山的確有想更進一步的想法,但是到最後,若是他不反,他麾下的人都不會願意,後世清朝的三番同樣如此,人心自古崇私,沒有人能夠避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