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74章:沈堂的傾向,王十朋歡喜

第1974章:沈堂的傾向,王十朋歡喜

思索半晌,沈堂緩緩說道,“本公與軍中將士,會記住殿下之好意,之後,若是殿下有需要,軍中自然會為殿下而開口。”

有些事情既然避不開,那就來吧。

現在沈堂也算是想明白了,有些事情,並非你不選擇就能夠避開的,他現在是實權的國公,放在整個大宋朝堂上,也是最頂尖的那群人之一,更何況,他手中所掌控的力量,讓他根本無法避開。

他不是一個微末官吏,也不是一個沒有任何追求的人,現在的他已經是權利的掌控者之一,而且,他還有收複故土,甚至收回燕雲的願望,既然是這樣,有些事情就沒有辦法逃避了。不過,以他現在的力量,他也並不畏懼任何選擇或者挑戰。

不要說是兩個皇子,就算是趙昚或者趙構,現在想要懲治他又如何容易?

他敬佩嶽飛,但是絕不願意去做一個嶽飛那樣的人,盡忠沒錯,但是君要臣死、臣不得不死,在沈堂的眼中也不過是一個玩笑而已。

沈堂願意去為了大宋付出,可是卻絕非一個愚忠之人。

沈堂的話語讓王十朋一怔,隨後便是大喜,講道理,這一次他前來拉攏沈堂,絕對沒有想過得到任何明確的答複,畢竟,哪怕趙愭是太子,現在的力量也太過薄弱了一些。可是現在沈堂的話,幾乎是已經說明了,軍中會跟趙愭站在一起。

任何時候,軍權都是最為重要的力量,而沈堂所代表的軍中力量,無疑是現在大宋最為強大的一部分,如果這部分力量傾向於殿下,那恭王憑什麼跟太子去爭?一力降十會並非一個笑話,更何況,現在身份和地位趙愭還占據優勢。

好半晌,王十朋方才讓自己鎮定下來。

隨後,他也鄭重開口說道,“國公爺之言,下官定轉告太子殿下,而且,國公所需,太子殿下也會傾盡全力在朝堂上支持國公。”

沈堂輕輕笑了笑,“王大人,本公也沒什麼太大的追求,陛下恩寵,現如今本公官爵已經足夠高,更高的爵位或者官職也沒有什麼意義,不過,本公效忠朝廷、效忠陛下,現今金國占據我大宋故土,燕雲於中原分別一二百年,這些便是本公唯一的所願,至於其他,本公並不在意。”

王十朋當即頷首說到,“燕國公之忠心,朝堂上下哪一個不知曉?收複故土,更是我大宋上下官民之願。”

“燕國公軍中悍將,戰無不勝,有燕國公在,收複故土也不過是時間早晚而已,想來,不管是陛下還是太子殿下,都願意等待這一天。”

二人又閑聊半晌,隨後,王十朋起身說到,“太子殿下知曉郡主殿下在開封,現在年節鄰近,因此同樣送了一些年禮過來作為孝敬,還請燕國公轉交一二。”

沈堂心中輕笑,這趙愭倒也是個妙人,而且,他此舉無疑是向自己表明,願意支持自己於趙靈。

這件事情說大不大說小不小,而且以沈堂現在的實力和地位,多一個支持者和少一個支持者也並不重要,但是身為皇家嫡子,還是太子,能夠表示支持,自然是一件好事,畢竟,不管怎麼說,趙愭的地位並非是假的。

“本公代郡主多謝太子殿下。”

王十朋聞言,當即知道沈堂明白了他的意思。

隨後,王十朋告辭而去。

朝堂之上,對於成都府兵馬出兵吐蕃之事的爭執,沉寂了一段時間之後,卻是愈演愈烈,有些事情,並非正義、正確就能得到所有人的支持,很顯然,對於主和派的再度獲利尤其是軍中將校再度將被大肆封賞,這件事情引起了不少人的警覺和反對。

利益是一塊蛋糕,其他人吃的多了自己就吃的少了,文臣或武將也是如此。

尤其是年節前,吐蕃使臣前來,質問大宋為何無故出兵吐蕃,此事更是暗中被不少文臣或者世家大族所支持,一時間,大宋朝廷幾乎成了一個無惡不作、弑殺殘暴的朝廷,各地的士子、學子,因此而遊行或者向朝廷上書者數不勝數。

對於文臣來說,現在大宋武將的地位實在太高了,高到了讓他們難以忍受的地步。

已經出現了一個沈堂,難道還要任由更多的沈堂出現嗎?好在,沈堂雖然是武將,可好歹也算是一個正經的出身,畢竟正兒八經的狀元郎證書是做不了假的,所以,這些文臣可以說服自己,這沈堂雖然是帶兵的人,可終究是文臣。

而且沈堂就算是再厲害又能如何,終歸是一個人,他那些部屬,也隻能是在一城一地。

最為重要的是,沈堂現在的實力已經不是什麼文臣或者世家大族能夠限製的了。

文臣或者世家大族製衡一個地方的手段說多不多、說少不少,不過,最為重要的,第一便是掌控地方輿論。

百姓是盲從的,這一點無可辯駁,尤其是底層百姓,愚民這兩個字雖然不好聽可卻也是個現實現象,這些大族或者士族盤旋在一個地方多年,不僅家族子弟眾多,而且威望和勢力也非同小可,在某種程度上,他們所說的話再百姓眼中有著非同小可的重要性。

皇權不下縣,這種權利的空白之地,便是大族的根基和衍生之地。

其二便是他們掌控的地方權力。

按照大宋的吏治,鐵打的吏員流水的縣令。

正常情況下,縣令三年一屆,很有可能就要調走了,可是,那些吏員看似地位並不高,可是卻紮根地方幾十年甚至一輩子,背後還有家族為依仗。

為何很多縣令在一地難以打開局麵?就如同當年的魏杞,說起來也算是能人,可還不是被下層的吏員所壓製了麼?這也是為什麼,朝廷想要收拾這些勢力極為困難的緣故,畢竟,一個不小心,就會引起軒然大波或者‘官逼民反’。

但是,這兩個大殺器,對於沈堂的限製來說,實在顯得有些可笑。

現在沈堂身居開封,執掌汴京路,與其他地方的情況根本不一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