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35章:任得敬感慨,臨安城諸事

第1935章:任得敬感慨,臨安城諸事

“一個擁有沈堂的大宋,那便是一頭雄獅,可沒了沈堂的大宋,便是一隻掉了牙的綿羊。所以,大宋的態度並不重要,擁有沈堂的大宋的態度卻很重要,你可明白了?”

“屬下明白。”

“而且,你未免太過小看了沈堂。他既然敢來,你覺得會孤身而來?當初那支兵馬咱們發現不了任何蹤跡,你如何知曉他們現在沒有盯著我們?我任得敬一生很少忌憚哪一個,可是這個沈堂,如果不是萬不得已,我絕不希望和他成為敵人。”

“就算是一切都順利,咱們的人能夠給沈堂致命一擊,可是,你覺得我們能夠抵擋他麾下的反撲麼?”

“當初大理國死了一個女人,數十萬人殉葬,你覺得如果沈堂真的死在了我們手中,我們要拿出多少人去殉葬。”

“沈堂手中的兵馬,在他的統領下,那是一種威懾。但是,失去了他的壓製和統帥,便是出了牢籠的惡魔。我絕不希望這隻惡魔出現,否則,那種代價不是咱們可以承受的。”

這中年漢子用力的點了點頭。

隨後,任得敬再度問道,“前往克烈部的人回來了麼?”

“相國,還未曾回來。”

實際上克烈部與黨項人之間的關係還算不錯,畢竟,敵人的敵人便是朋友。

克烈部與塔塔爾人敵對,塔塔爾人卻是又金人的支持,因此,克烈部暗中與黨項人聯合也就不稀奇了。而且,在黨項轄地內,本就有不少蒙古族人生存,所以,這兩者之間經常暗中互通有無、彼此交流。

“相國大人,這一次大宋使團前來,到底有何目的?現在我們與大宋也並沒有什麼瓜葛吧,而且,來的還是這位身份極為重要的燕國公?難道大宋是想要與金國反複,先行前來查看我們的態度麼?”

任得敬笑了笑,“目的?很簡單,沈堂此來,隻不過是為了調和我們和和李仁友之間的矛盾,避免彼此之戰的戰爭達到無法挽回的地步而已。而且,除了沈堂之外,你覺得大宋還有哪一個有這種資格,或者說,有這種實力?”

“啊?”

“相國大人,咱們與大宋有什麼關係?咱們與越王一方開戰與否,難道還能影響到大宋?而且,我們打的越熱鬧,大宋才會更高興吧。畢竟,我們與大宋可算不上什麼友好國都。”

“國與國之間哪兒有那麼簡單的事情。”任得敬笑道。

“所謂的敵對或者友好,也不過是利益而已。如果是其他人,自然不會理會咱們這數千裏之外所發生的事情,可是,沈堂卻是眼光深遠啊。”

“他當然不在意咱們與李仁友之間的戰爭,對於他來說,這場戰爭隻不過來的時間不合時宜而已。”

“之前我們與金國開戰,雙方仇怨頗深,現在若是我們和李仁友之間的戰爭達到白熱化程度,屆時不管哪一方勝了都是慘勝,或者兩敗俱傷的局麵。到時候,你覺得金人會不會出兵?金人出兵,我們又拿什麼去抵禦?”

“我們大夏如何自然不重要,可是金國如果趁機吞並了大夏,就會更為強大,這一點對於沈堂來說,自然是極為重要的。”

“所以,他前來出使,安撫彼此的戰爭情緒,至少讓我們和李仁友之間的戰爭不現在爆發,而是等到合適的時候才會爆發。等到他出使之後,恐怕就是他繼續謀算金人的時候。”

“隻要將黃河之南的地域盡皆拿下,屆時,大宋不僅有了黃河為依托的防禦戰線,到時候也就與咱們大夏再度接壤了,等到那個時候,如果我們再度發生戰爭,沈堂同樣會來。不過,卻不是帶著使團前來,而是帶著兵馬前來征伐。”

“我們大夏,他便可以分一杯羹了。”

這中年男子聽的目瞪口呆,他是任得敬暗衛首領,所以,二人之間信任度自然極高,否則,任得敬也不會有興致對他講述這些。

不過,平日他大多行殺戮之事,對於這些事情卻極少了解。

在他聽來,自家大人所講的幾乎如同神話一樣。

“大人,非是屬下不信您的話,隻是……隻是那沈堂真的有這般厲害?謀算諸國、謀算將來,就說是與他們大宋的諸葛孔明相比,也就如此了吧。”

任得敬笑了笑,“任何人小看他,都會陷入他的陷阱。當年我們征伐金國,不也是為他做了嫁衣麼?”

“好了,你先退下吧,盯緊了克烈部那邊兒,我們與克烈部關係雖然不錯,但是也要防止他們趁火打劫。現在克烈部與塔塔爾人的戰爭中占據了極大的優勢,而且還收複了不少小部落,現如今,他們擴張的目標極為明顯。”

中年男子應命而去,任得敬沉默半晌,而後長歎一聲,“沈堂……若是你早生數十年,本相又何必做這個什麼大夏的相國?大夏雖好,可終究不是故土啊……”……

趙靈過了除服禮之後,因為香菱等人的到來,便是徹底放鬆開了。

直接跟趙伯圭講了之後,便是直接住到了沈府中,每天趙靈便是帶著香菱到各府進行拜訪,香菱處事自然是極為周全,雖說與各府有些陌生,但是這卻也並不妨礙雙方的交流。

而且,香菱的身份擺在這兒,不管是到了哪兒盡皆是貴客。所以,半個多月的時間,香菱拜訪了大半個臨安各府的誥命,她這位燕國公夫人也徹底成了臨安後宅圈子中不可忽略的一個人。

再加上太子妃錢氏,對於香菱同樣極為友好,甚至偶爾會主動陪著前往各府會客,因此,使得香菱更為尊貴三分。

就在六月初五這一日,臨安崇新門之外,浩浩蕩蕩的太子儀仗排列開來。

太子趙愭在一應東宮屬官的陪伴下,靜靜的等著。

今日,是趙惇抵達臨安的日子,趙愭親自向趙昚請旨,前來迎接這位遠道而來的兄弟。對此,趙昚自然極為滿意,直接便是允了。

趙愭對此也極為重視,一大早便是擺了儀仗,直接出城來等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