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百六十三章 太難解讀,孺子可教
經過羅通的提醒,頓覺不好意思的李治臉微微紅了,他對一個民間女子看呆了。
而陳婉兒竟也紅了臉,因為羅通正朝她走了過來。
陳婉兒下了轎子,要走過去,禁軍本想攔住她,羅通卻示意他們退下。
“不知這位姑娘怎麼稱呼?”
“陳婉兒。”一向比較豪爽的陳婉兒此時有點害羞。
李治也走了過去,企圖和陳婉兒搭話。
“婉兒姑娘,你與陳府有何關係。”李治問。
“我是府中二小姐。”陳婉兒答道。
李治心裏一沉,這若是陳府真的是張亮餘孽,陳婉兒豈不是餘孽之女。
哪怕不是張亮餘孽,就憑這茶樓見不得人的經營的事情,陳府也脫不了責罰。
“那能麻煩這位小姐你幫忙開門,我們是官府的,來查案。”羅通淡淡地開口。
“啊,官府的?”陳婉兒疑惑,為何官府的帶這麼多兵來她家查案。
這時,崔輝走了出來。
“婉兒小姐,你爹和你哥哥在家嗎?”崔輝看到陳婉兒,臉上的驚訝一閃而過。
“咦,崔大人,你也在,你們真的是來查案的?”陳婉兒偷偷瞟向羅通,羅通氣場強大她不敢直視。
崔輝點頭確認。
“我有大門鑰匙,讓我過去,我來開門。”陳婉兒說。
“並肩王,讓她過去吧!”李治發話。
陳婉兒走過去,用鑰匙打開了門。
打開門的一瞬間,陳婉兒瞬間尖叫出聲,隨後暈了過去。
羅通迅速上前抱住了她,卻看到整個陳府屍橫遍野,繞是他見過不少血腥場麵,也微微一驚。
怪不得陳婉兒直接嚇暈了過去。
李治連忙過去,看到的一瞬間瞳孔微震。
崔輝看到直接跑到一邊吐了起來。
“這是,被提前殺人滅口了?”李治驚懼,這麼多人,全都殺了,這罪犯簡直是喪心病狂。
“是有人提前知道了我們的行蹤,提前殺人滅口了。”羅通渾身散發著滲人的氣息,該死,居然讓這麼多人在他眼皮底子下殺人滅口。
“來人,把陳小姐帶回行宮好好安頓。”羅通安排好了陳婉兒,便走進陳府。
已經過去了蠻久,血腥味已經沒有那麼濃了,殺手還在旁邊點了熏香,掩蓋了血腥,難怪死了這麼多人都沒人發現。
“並肩王,此人罪大惡極,本宮一定要將他揪出來千刀萬剮。”李治一臉憤怒,雙拳緊握。
“看來整個陳府沒有一個活口了,除了陳婉兒出門不在家,所以落下了,不然就是屠人滿門。”
“陳青雲死了,這賬本怎麼辦?沒人知道怎麼讓這個賬本顯形了。”李治憂愁。
“本王有辦法。”羅通腦子裏想起,有一種隱形字跡,隻有在高溫下才能顯示。
“並肩王,真的嗎?”李治原本沉到底的心開始有點起來了。
“有一種材料,可以用來寫字,但是隻有在溫度高的時候才會顯示。”羅通解釋道。
“竟有如此妙法,需要準備什麼?”
“準備蠟燭和火石子即可。”羅通下令讓人去準備。
片刻後,他們來到大廳,用火石點燃了蠟燭,羅通拿出賬本,然後把賬本放在火上烤。
原先一片空白的賬本上緩緩浮現出黑色的字跡,見狀,李治的臉上不禁露出了驚喜之色。
“並肩王的辦法果然行之有效!”李治大讚道。
“本王也不過是閱曆多些,故而有了些胡亂的猜測罷了。”羅通謙遜一笑。
李治暗暗定下決心,自己在日後的曆練中也要多聽、多看、多思考,如此才能比常人看得更多、更遠。
李治繼續湊近,仔細觀察著賬本的變化。
然而,等所有字跡都浮現了之後,羅通和李治卻是發現,全篇都充斥著一些奇奇怪怪的字眼。
什麼“丁不勾” ,什麼“針不金”,什麼“田心”,什麼“未丸”,還有什麼“震翅”,什麼“戳子”,什麼“茶令”……
李治隨意翻動了一下,覺得簡直是如墜雲裏霧裏,不知所雲。
“這、沒想到這整本賬本,都是通篇暗語,實在是太難解讀了。”李治扶了扶額,覺得無比頭痛。
解讀這本賬本的過程實在是太艱辛了。
先是用精巧的機關盒盛放,然後是用了秘法隱去賬本上的字跡,好不容易破解到現在,不曾想賬本的內容竟然還做了加密處理。
這一環扣著一環的,也不知道到底什麼時候才能把賬本的秘密完全解開。
李治整個人都不由得變得有些頹喪了起來。
不過,羅通卻並沒有那麼悲觀。
甚至還隱隱有幾分興奮。
賬本上全部用了暗語加密,似乎也在他的意料之中。
畢竟,這本賬本背後藏著的東西太多了。
可以說,破解了這本賬本,就是破解了茶樓的勢力。
破解的難度越大,往往意味著藏得越深,包含的秘密也就越多。
不然,幕後之人也不會如此大費周章。
那麼自然,在這本賬本上加上多少重防護也不為過。
那麼,就讓他來好好看看這些暗語。
他也很好奇,這茶樓的勢力,究竟能到哪一步?
“任何暗語,都是有跡可循的,我們認真推理一番,或許能找到蛛絲馬跡。”羅通沉吟道。
“並肩王說的是,但這暗語,又應該從何處下手開始解讀呢……”李治虛心求教道。
“殿下你看,這‘丁不勾’,是不是可以理解為‘丁’字,去掉下麵的勾,也就是一呢?”羅通指著賬本的一處道。
“那這‘罪不非’,就是‘罪’字,去掉下麵的‘非’字,也就是四了!”李治很快通過羅通的點撥,舉一反三,找到了其他暗語的規律。
“那這個‘示不小’就是二!”
“這個‘王不立’應該是去掉中間的一豎,就是三!”
“‘吾不口’是五!”
“‘交不叉’為六!”
“‘皂不白、分不刀、馗不首、針不金’,分別是七、八、九、十!”
李治不斷翻動著賬本,一口氣推理了一大段,羅通見狀,不由得讚許得點了點頭。
孺子可教也!